页面

2014年7月7日星期一

从国旗演变看民国肇建

下文中说"北洋政府當權後政局混亂,其中不乏許多喪權辱國的作為"是武装颠覆民国的孙蒋匪共匪长期歪曲历史的谎言。请参考[1]-[15]。

民国段祺瑞北京政府如何利用参加一战,取回了德国在中国大量侵占的国家利益,孙文又是如何卖国破坏这些计划,请听唐启华教授的讲座介绍。唐启华教 授提到,中国唯一一次拿到外国付给中国的战争赔款,就是北洋政府时期取得的。越看民国北洋史[9],你越会喜爱五色旗的民国。

参考:
  1. 金光耀 王建朗 主编 《北洋时期的中国外交》 http://lihlii.blogspot.com/2013/03/blog-post_5.html
  2. 强势外交,北洋政府 出兵西伯利亚护侨 文博中国网文史博览 http://www.wbzgw.com/news1/NewShow.asp?ID=572
  3. 对外硬气 北洋政府 :徐世昌派严式超率兵收复唐努乌梁海 http://bbs.tiexue.net/post_5893701_1.html
  4. 科学网—民国第一外交家顾维钧八卦- 刘进平的博文 http://blog.sciencenet.cn/home.php?mod=space&uid=39731&do=blog&id=747779
  5. 唐启华:狭隘民族主义与外交政策 https://plus.google.com/u/0/108427565071422622021/posts/TXkqDJvuwGb
  6. [讲座]唐启华:历史研究中的史实与神话以袁世凯为例 http://tudou.com/programs/view/C5v_03Nopj0/
  7. [讲座]唐启华:中国近代史 http://tudou.com/programs/view/Sq7BDfmSh08/
  8. 唐启华:历史研究中的史实与神话——以袁世凯为例 讲稿记录 http://www.douban.com/note/203818737/
  9. 唐启华:狭隘民族主义与外交政策 http://www.brwar.com/simple/t4222.html
  10. 唐启华:重新思考北洋外交 http://www.tudou.com/programs/view/6EmTqq4BlPs/ ; http://vdisk.weibo.com/s/cUofd
  11. 唐启华:《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
  12. 唐启华:被"废除不平等条约"遮蔽的北洋修约史(1912-1928) http://book.douban.com/subject/5288681/
  13. 新史观:以北洋政府为主体的北洋史研究 http://chis.cssn.cn/zgs/zgs_sxzl/201401/t20140123_951149_1.shtml
  14. 中华民国初年的多面旗帜 http://lihlii.blogspot.com/2014/07/blog-post_7.html

http://blog.roodo.com/rexkuang/archives/575741.html
從國旗演變看民國肇建


又是一年一度的雙十國慶了,中華民國在積弱不振、軍閥割據、外侮入侵、國共 內戰、播遷來台到偏安海外一隅,也總算在風雲飄搖中度過了94個年頭!歷年來的雙十國慶有軍容旺盛的閱兵典禮,到輝煌燦爛的煙火施放,甚 至百花齊放的花車遊行。生活在西線無戰事、假象太平的台灣,還有多少人能了解這一天的真正意 義,還是只是又一個不用上班上課、歌舞狂歡的國定假日?….

逢此佳節,筆者藉此寫下一系列有關中華民國創建的歷史與憂國憂民的讀者大眾 共同緬懷這一段過去……



辛亥雙十
武昌起義,發生於清宣統3年(1911年),適逢辛亥年,因此又稱為辛亥革命。 其發生的遠因與廣州黃花崗起義有關,近因則是因為清朝政府欲收回民間捐助的川漢鐵路興建權,引起四川、湖北兩地對清朝政府的不滿,史稱四川保路運 動。保 路運動持續醞釀,湖北新軍被大量抽調鎮壓四川保路運動。10月9日革命黨人孫武在家秘密製造炸彈時發生事故,在清吏搜查時,秘密文件和革命黨人名 冊洩漏, 楊宏勝、彭楚潘、劉復基被捕,並於次日10月10日被斬首。熊秉坤等人決定發難,1911年10月10日(農曆8月19日)晚間八時,程定國發出 武昌起義 的第一槍,新軍工程營首先發難攻佔軍械室,繼而深受文學社共進會等革命團體影響的大部分新軍共同響應。
翌日10月11日順利佔領總督衙門,武昌城 光復,成立中華民國軍政府。隨後漢口與漢陽也落入革命軍手中,在隨後的二個月內,中國各地紛紛響應,終於促成亞洲第一個民主共和國成立,即中華民 國。武昌 起義奠定了中華民國的開國基礎,因而10月10日被定為中華民國的國慶日,也稱雙十節。

↑武昌首義飄揚在武昌城內的-鐵血十八星旗
歷史:
十八星旗原是湖北革命團體共進會的會旗。1907年8月間,焦達峰、劉公、孫武等一批在日本的同盟會會員,籌組湖北共進會,任務是謀劃準備在長江 中游的反清武裝起義,議定以十八星旗為會旗。
1911年9月,在同盟會推動下策劃武昌起義。兩個革命組織文學社和共進會召開聯席會議,組成領導起義的總指揮部。定十八星旗為旗幟。武昌起義在 1911年10月10日晚7時左右爆發。起義軍成功佔領武昌全城。
10月11日,中華民國湖北軍政府宣告成立。十八星旗為其旗幟。
意義:
十八星旗全稱鐵血十八星旗,由紅黃黑三色組成,紅底與黑九角象徵「血」與「鐵」,即革命須抱鐵血主義;黑九角內外兩圈各九顆共十八顆圓星,代表關 內漢族的十八個行省;星呈金黃色,表示與滿清對立之漢族炎黃子孫。
此 旗只有代表漢人居住的18個行省,是因為晚清時期的革命家對革命有「上下兩策」,上策是革命政府收復清朝的全部領土;下策是革命政府收復中原十八 個漢族人 省份的主權,把滿蒙疆藏出讓給列強,以換取他們對革命的支持。清朝政府直到19世紀為止只准許漢族在十八個內地省份居住,這十八個省是直隸(河 北)、河 南、山東、山西、湖南、湖北、廣東、廣西、浙江、安徽、江蘇、江西、福建、四川、陝西、甘肅、貴州和雲南。不允許漢族隨便遷入居住的有關外的滿洲 (東三 省)、西藏(青海)、蒙古(內外蒙)、新疆。當時革命黨人的「野心」並不大,只想「驅逐韃虜、恢復中華」,就是在十八個省份中恢復漢人的主權,西 藏(青 海)、蒙古(內外蒙)、新疆和滿洲(東三省)的主權都可以放棄。是以後來有人認為「十八星旗」,是大漢族主義的旗幟。


↑民國建立後到北洋時代所使用的國旗-五色共和旗
歷史:
中 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於1912年1月成立。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孫中山雖倡導使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華民國國旗,但五色旗原為清朝海軍 一二品的官旗,革 命黨革命時期江蘇、浙江、安徽等省多用此旗。因此五色旗在國民心中普遍認同,各界一致認同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則被訂 為海軍旗。
1912 年1月10日,臨時參議院通過專門決議,使用五色共和旗(或稱五色旗)作為國旗,含五族共和之義。同時通過的還有十八星旗為陸軍旗。 1913年(民國二 年),青天白日滿地紅被訂為海軍旗。除了上述三種使用上較普遍的旗幟外,其他地區亦使用其他的旗幟。此時五色旗亦被用作海軍艦艏旗。
五色旗由於產生於革命時期,對當時民眾影響很大,在國 民心中具有崇高地位。正是因為這樣,它又被當時各軍閥所利用,托革命之名,成為籠絡人心的工具。
最後其中國國旗的地位於1928年(民國十七年)12 月17日,國民黨北伐成功後,被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取代.1935年後的各種政權不再採用五色旗。(除了附日的傀儡政權外)
在民國政府廢除五色旗後,五色旗變成了抗日戰爭時期親 日政府的代表旗幟,滿洲國旗就是由五色旗衍生設計外,其他像所謂的冀東防共自治政府、北平的中華民國臨時政府(華北政務委員會前身)或南 京的中華民國維新政府等偽政權都採用五色旗為基本元素。


↑1906年孫中山先生倡議的中華民國國旗-青天白日旗
青天白日旗歷史
1893年(光緒十九年)秋天,革命黨人陸皓東居住於尢烈(音昂)的聽濤閣,設計了「青天白日旗」,此旗即 為中華民國國旗前身。兩年後,孫中山在香港舉行興中會的首次幹部會議,通過了以青天白日旗為革命軍旗,此後多次起義皆以此旗為標幟號召。
中華革命黨改組為中國國民黨後,以青天白日旗為黨旗。中華民國國民政府北伐成功統一全中國後,以青天白日旗為海軍艦艏旗。

↑北伐統一全國後迄今使用的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
歷史:
1906 年(光緒三十二年),亦是創立同盟會後的第二年的冬天,孫中山在會議中提議將青天白日旗定為中華民國國旗;但黃興認為,青天白日旗與日本國旗類 似,且色彩 過於單調。於是孫中山有了加入紅色的構想。當時同盟會南洋分會副會長張永福之妻陳淑字(一說淑宗)依此構想縫製了四種國旗,分別為下列的草案一至 草案四。

其中草案三的旗幟於同盟會廣東歷次起義中普遍採用,故1925年(民國十四年),中華民國政府成立,改編所屬各軍為國民革命軍時,特選該旗為軍 旗。

中華民國南京臨時政府於1912年1月成立。孫中山任臨時大總統,孫中山雖倡用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華民國國旗,但五色旗原為清朝海軍一二品的官 旗,革命黨 革命時期江蘇、浙江、安徽等省多用此旗。因此五色旗在國民心中具有崇高地位,各界一致認同五色旗為中華民國國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則在1913年 (民國二 年)被訂為海軍旗。
五色旗初期雖獲各界普遍認同,但北洋政府當權後政局混亂,其中不乏許多喪權辱國的作為,致使五色旗聲望由盛轉衰,日趨低落。這間接導致 1925年(民國十四年),中華民國國民政府於廣州成立時明令廢止五色旗,青天白日滿地紅旗成為南方政府的國旗.隨後國民黨北伐成功統一全中國,於 1928年(民國十七年)12月17日立法通過青天白日滿地紅旗為中國的正式國旗,頒行全中國使用,全面取代五色旗和十八星旗。1935年後的各 種政權不 再採用五色旗(除了抗日戰爭時期附日漢奸的傀儡政權之外)。

喜欢这篇文章吗?欢迎发空信给 lihlii+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订阅《童言无忌》邮件组 发空信给 jrzl+subscribe@googlegroups.com 订阅《今日知录邮件组》。

没有评论: